騎公路車的前輩們,除了對公路車架和零件多所評論外,更是很喜歡對公路車生手問:你前面用什麼大盤?後面用幾齒飛輪?
當然,這無可厚非,這問題是一種經驗的傳承,但也帶給公路車新手很大的迷惘。
如果你有以上經驗,你一定要繼續往下看。
前輩高手說:齒比綿密才是王道。
那有什麼用?人家高手有九陽神功護體,我們看起來像重踩,他們覺得像逛街。我們只能九九神功慢慢騎,內力不同,用的武器不同,打出來的力道也不同。
但無論如何,前輩高手說的話,肯定有道理,我相信他們用的後飛輪比較小,比較密;但是比較綿?我就不太懂了。綿是指各速之間的差異連續度高,不會檔檔之間的差異忽大忽小,也就是所謂的線性好。
是不是不夠密的飛輪,線性就不好?變速器各家大廠考慮到了沒?
所以根據官方的資料,將飛輪齒數列了表,由左至右,包括了SHIMANO10速的兩個常見飛輪,12-25T和12-27T,再來是CAMPY10速,和11速的11-25T飛輪(一樣的最大最小飛輪,增加一檔後會如何?),和最右邊的大齒差SRAM 11-28T飛輪。(最左邊是A列的50,指的是大盤齒數50T,紅色那一排是齒比=大齒盤/飛輪齒數)
如下:將齒比劃成曲線圖,當然啦,如果光看這樣的圖就可以知道齒比綿不綿,那我只能崇拜你,我是根本看不出來。
但是這張圖還是可以給兩個重點:
1,除了怪喀11速以外,其他常用的各家10速飛輪,最輕算來第4檔與第5檔的齒比是一模一樣的,應該是沒人會去注意到的工學設計,我檢視的結果,推論是和以下要講的有點相關,通過這兩個共通齒比斜率,大致上有最好的線性。
2,除了怪喀11速以外,齒比連續線的最顯著差別,約是落在第3檔與第4檔之間,也就是在20飛輪前後的位置,這個地方差一齒的代價,是大約5%力矩的差別。這是兩面刃,因為用到這種齒比的情況,應該是在緩坡,降檔要快一點還是慢一點?就是依照看官們的自身需要了,這一檔的差異最大。
進行線性迴歸趨勢的運算,先看看同是CAMPY的10速和11速的迴歸線和數值,請注意看淺籃框裡的Y方程式,可以呈現迴歸線的斜率。而R平方代表迴歸係數。在此例子,R平方值沒有差異。
兄弟系統相比較,SHIMANO的12-25T,12-27T。
SRAM 11-28T的飛輪呢?
上述,如果用多項式的方式來計算迴歸,會有些不同,但是更看不出數值上的差異。我僅點到這裡,有需要更進一步的人,可以自己算算看;要看兩兩顯著差異的,也不妨試試。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後記:我再強調,飛輪齒比較不密,並不代表不綿。
我把shimanao的一個頂級飛輪 (DURA-ACE 7800) 11-21T,一樣做了齒比曲線和線性迴歸。齒比的線性其實不是很好,看連續點的曲線也或多少看得出來,我會當成密而不綿,R平方是0.9797。
這比登山車的飛輪線性(如下圖),略好一點(下圖R平方值是0.966)。
看這齒比連續線,讓騎XC登山車的我想起曾有的感覺,登山車的最重檔前2檔,感覺差異比較大,並不是幻覺。
當然,不能怪登山車不密不綿,畢竟飛輪的輕檔齒差已經很大,設計越發困難。
說到登山車,它是後來才衍生的產物,以目前最普遍的XC登山車來看,最重的齒比是44/11= 4,而最輕的齒比是22/34= 0.647;最輕跟最重的齒比達到6.18倍。
返回來看公路車,以標準盤配12-25T飛輪來說,最重的齒比是53/12= 4.417。而最輕的齒比是39/25= 1.56,是標準XC登山車的2.4倍重。
齒比重了這麼多,我想想主要有3個原因,1,車比較輕,輪胎比較細,路況都是鋪裝路面,可操快一點。2,車架幾何適合加速或衝刺;3,不太需要煞車減速重新起步。
去年的阿里山登山賽,讓我瞭解在騎公路車跑長坡賽時,上面說的那3個差異變成是沒有大差異。因為那3個差異變成:
1,登山車改輕兼換硬前叉,登山車換細平胎,跑的路面都一樣。
2,登山車加了長牛角握把,攻擊姿勢差異變很小。
3,登山車跑阿里山登山賽,誰還煞車減速啊?
阿里山賽的成績告訴我們,腿力不夠用公路車騎爬坡賽是騎不贏登山車高手的。
光由法克大人的完賽時間,就可以證明。
未享受到公路車的輕盈和騎姿優勢,就先被迴轉速不夠給打到地獄了。不要以為公路車平路能稱王,登山時刻也會爽。
公路車的齒比,其實是一直在演化;以前的公路車齒比相較於現在,是略重齒的。
我們常遇到長上坡,迴轉速沒法維持(不是瞬間喔)在基本的45RPM(每分鐘45轉)以上,其實就是腿力不夠,速度起不來,會有越踩越重的痛苦感。
所謂的腿力才是王道,這我也知道,但我就是腿力不足,怎麼辦?
難道重踩毀膝蓋,傷髖骨也不惜?
所以,和我一樣的公路車肉腳們,除非只騎平路,不妨後飛輪大片一點,面子不是問題,將來腿力足了,飛輪和鍊條也差不多可換回來了。大飛輪並沒有換檔連續度不夠的問題,50RPM以上和最大心跳的85%,才是別人看不見的王道。
這篇其實想一直列在隱藏項目,自己看就好,發出來除了得罪人,應該也不會有人理會這篇。我數學並不好,所知也有限,但是漏了口風,就開放出來了。至於為什麼會點名法克大人?因為他叫我解開隱藏。
寫這種枯燥文章精神花費較大,打算寫寫遊記貼貼照片比較輕鬆。況且,知道越多,越會偷雞摸魚。